我们都知道大三巴牌坊是澳门的标志性建筑之一,大家到澳门旅游,基本上都会去大三巴牌坊合影留念。2005年大三巴牌坊作为澳门历史城区的一部分,还成为了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。不过很多人去游览过之后,还是不懂它的来历,都说怎么就只有光秃秃的一片墙壁呢?今天给大家讲一下大三巴牌坊的历史。
从1602年起,葡萄牙人耗时30多年建造了一座哥特式教堂,名为圣保禄教堂,因为它名字发音接近粤语的“三巴”,所以也被称之为大三巴教堂。大三巴教堂的建筑设计既有欧洲文艺复兴风格,又有东方建筑的神韵,体现出了东西方艺术的交融,尤其是雕刻非常精细。
不幸的是,大三巴教堂前后经历过三次大火,尤其是1835年的那场火灾足足烧了2个多小时,教堂整体建筑基本付诸一炬,但前壁却屹立不倒。大火后因其剩下的前壁貌似中国牌坊,从此得名“大三巴牌坊”。
现如今我们参观大三巴牌坊,可以发现大三巴共分为五层,从上到下都雕刻着形态迥异的艺术群像,都是值得细细品味的艺术珍品,这一点大家请不要错过了。大三巴牌坊附近还有恋爱巷、哪吒庙、旧城墙遗址、大炮台、澳门博物馆等景点可供游客参观游览。